close
每逢民俗節慶,家母一定遵照先祖傳承下來的習俗
大費周章親手製作糕粿品祭拜祖先
身為晚輩常對她說:年紀大了,不要再麻煩辛苦了,外面買一點就好了
何況現代人吃得少,也沒那麼好嘴斗(台語)
費盡唇舌老人家就是聽不進去
直說她要做到不能做為止
還真固執也拿她沒輒,只好順從其意
一年中有五大節日,春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元節、中秋節
家母一定會親手製作供品祭拜祖先
不同的慶典所做的供品也不一樣
端午粽子是眾所皆知
清明是紅龜粿,中元節____芋頭粿
其實粿品製作程序繁瑣,費時又費力
我想輪到我這一代,這些傳統糕粿將會逐漸失傳
為了將這項手工美食繼續傳承下去,我決定好好的把它學起來
糯米是不好消化的,許多人是不吃糯米類的食物
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順
所以我們就把原料改變成一半糯米一半白米加以混合
這樣至少可以減輕消化不良
首先把米磨漿壓乾,再把芋頭絲、香菇、摻香料爆香
芋頭是自種的保證有機,原料絕不摻任何添加物
混合攪拌用力推至均勻
捏成杯筊的形狀,以新鮮的香蕉葉作粿葉
接著把香蕉葉順著形狀修剪整齊
水滾之後再把做好的芋頭粿排放整齊置入蒸籠
一次可以蒸二籠,十分鐘之後要把蓋子掀開約15秒再蓋上
十五分鐘後在把下層的挪到上層,上層的移到下層
再蒸十五分鐘即告完成
挪移要非常小心,一不小心保證體無完膚
火侯要旺,不可熄滅
熟不熟時間只是參考值
可以用目測方法
熟的話芋頭粿會膨脹
香Q的芋頭粿經過母女攜手合作
半個工作天做了150塊(一斗米)
表面看起來雖非精緻
但!吃起來有濃濃的芋頭香味,QQ的不油不膩
咱家不是大家庭,這些大部分是送給親朋分享的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