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歷史學家聲稱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,人們慶祝「莉雅」女神的節日。這女神就是「宙斯」的母親,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。後來到了十七世紀的英國,教會把慶祝「莉雅」女神的節日吸收,將之改為表達對耶穌之母馬利亞的崇敬,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「Mothering Sunday」。甚至後來人們加入教會的「受洗」儀式,訂在母親節這一天。象徵人們從教會(Mother Church),重生 (rebirth)。


 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英國母親節的傳說。那時許多的窮人,叫孩子去有錢人家 裡幫傭,住在主人家裡。直到 Mothering Sunday 這一天,主人們會放他們假, 讓大夥可以返家與母親團聚。那天這些年輕人就會帶著一種特別的蛋糕(mothering cake),與一些小禮物送給母親。


  關於德國母親節由來,傳聞是希特勒紀念他自己的親生母親,訂立一天為母親節。並用母親象徵的偉大意義,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。


  當然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。在美國,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 1872年由茱麗雅 Julia Ward Howe(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)所提出的。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「和平」。後來1907年,費城的安娜(Ana Jarvis)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。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、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,在她母親的忌日(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),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,後來也成為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、或先生的女性。在當天,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。母親尚健在者,佩帶紅色康乃馨;若母親已過世,則佩帶白色,以表示內心的懷思。


        母親節送康乃馨由來的另一說則是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,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,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;隨著郵票的傳播,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連繫起來,康乃馨變成了象徵母愛之花,受到人們的敬重。


  中國人對待父母最高級的方式就是「尊親」,而聖經則是強調「娛親」,『你 要使父母歡喜,使生你的快樂。』(聖經箴言 23 章 25 節)並且更重視,人子要趁父母健在的時候,趕緊把握住機會,使他們歡喜、快樂!「母親節」的意義也應在此!我們為人子女,要讓父母親擁有「天天都在過父親節、母親節」的快樂。至於怎樣慶祝、吃不吃蛋糕、戴不戴康乃馨,都只是旁枝末節的小事了。


        母親節是年度的例行盛事,每年五月的第二個禮拜,是盛大祝福媽媽母親節快樂的日子,但是,感謝媽媽可不侷限於這一天,要帶媽媽遊山玩水、吃好料,隨時隨地都可以,天天都是母親節!



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,它就是萱草花。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莖肉質,葉狹長,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,十分艷麗,它不僅供人觀賞,花蕾叫金針,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,便廣為栽植。 


         萱草,一向有“母親花”的美稱。遠在《詩經、衛風、伯兮》里載:“焉得諼草,言樹之背?”諼草就是萱草,古人又叫它忘憂草,背,北,指母親住的北房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:我到那裡弄到一支萱草,種在母親堂前,讓母親樂而忘憂呢?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,以萱草代替母愛,如孟郊的游子詩:“萱草生堂階,游子行天涯﹔慈母依堂前,不見萱草花。”葉夢得的詩云:“白發萱堂上,孩兒更共懷。”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,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母親之花。


  母親在很多人心中,地位是不可替代的,許多歌曲、詩詞都不乏讚詠、歌頌母親的偉大;媽媽對子女的付出往往是不計回報,只要看著子女平安的長大,一切都顯得値得;為人子女要好好孝順父母親、善盡孝道。


 


阿母的手[詹雅雯]


晟養我的彼雙手
無人比伊卡幼秀
為我操勞的彼雙手
美麗溫柔
不識為著甲治想
全部心思隻有阮
親像溪水流入大海
付出無所求 無分日暝
無分春秋 疼子的心無理由
安慰我的彼雙手
無人比伊卡幼秀
支持我的彼雙手 美麗溫柔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秋露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